三年前的初夏,也和大家一样为高考进行最后的冲刺,在此就我的一点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。
合理安排不熬夜
到“一模”时,大家已完成至少一轮的复习,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已达到考试要求的水平。所以,在这之后更重要的,与其说是对知识进一步巩固,不如说是状态的保持与增进。
调整生物钟。我的经验是在周末的两天,按高考科目的时间做相应科目的模拟卷或练习题,确保与高考的题量相当。尽量不熬夜,使大脑在白天,特别是高考时间内,保持良好状态。
各科投入时间合理分配。当时,我每天记时间表,了解自己的时间在休息与学习间、各科目之间的使用情况,并对第二天的学习做出调整和计划。除弱项外,各科目的时间分配与高考分数所占比例相当。
补弱改错增自信
提高主要来自弱项。当时,我对于自己的劣势科目数学下了一番苦功,高考成绩比“一模”提高40分,这基本是我高考总成绩的提高幅度。因此,在最后阶段,克服畏惧情绪,对弱项下些工夫,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。
高三的卷子很多,而我从不保留整张的卷子,只把卷子上的错题剪下来,用透明胶贴在本子上。比如数学,按概率、几何等内容,每隔几页贴标签分类,题也贴在相应类别。复习时,只看这个错题本就可以了。经过反复温习已掌握的题,我就撕下来,放进一个瓶子,表示这是我消灭的错题。时间一长,看到瓶子里的纸条越来越多,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。
团结协作共进步
高三的最后阶段,我一直抱着这个想法:同班同学,哪怕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。想想看,高考录取时,是不是把报考同一所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按成绩排队,取分数较高者?你的竞争对手只限于第一志愿第一专业与你相同的人。
所以,朝夕相处的同学不是你的竞争对手,恰恰是你的伙伴和战友。同学间不仅不能相互排斥,反而应该分享经验,共同进步,更应该珍惜最后这段在一起的时光。记得我的班主任曾说过:“咱们班同学是在同一条大船上的,船开得快,走得远,你自己也站得远了。”这样是不是比自己划小船要好得多?
高考前的那段时光对于现在的我,像一段不可触及却感受深刻的记忆。一路走来,自己也很佩服当时的自己。人生中能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日子已不多,大三的我,面临更多的选择,而那是另一回事了。
因此,同学们正在经历的,是让我以及未来的你们无比羡慕的,你们是幸福的,终点线的飘带正等待你们张开双臂去拥抱,各位同学,加油吧!